nba0.1秒绝杀
在五华县水寨镇,书香传家缪德良家庭的善行故事如同一本厚重的书,写满敬业奉献、致远书香传家、公益助人的记第届全家庭动人篇章。这个九口之家,国文nba0.1秒绝杀以“可以无官无财,庭缪不可无德无书”为家训,德良努力传承孝善文化,书香传家积极培育良好家风,善行曾获评“全国最美家庭”、致远“广东省文明家庭”、广东省“十大优秀书香之家”等称号,记第届全家庭98总决赛完整回放今年再添第三届“全国文明家庭”殊荣。国文 爱岗敬业凝聚家力量 “本职工作做不好,庭缪何谈做好事、善事。”在缪德良看来,只有先扎稳“敬业尽责”的根基,善行义举才更有力量。从三尺讲台教师到退休的县文联干部,缪德良坚持文学创作40余载,自寻经费出版《路边有风景》等7部著作,主编书刊1200万字,创作各级各类赛事获奖作品40余件,98总决赛第六场央视转播曾获“全国优秀教师”“中国通俗文艺终身成就奖”“中国好人”“广东首届优秀点灯人”等荣誉。他的妻子张清芳是小学退休教师,深耕教坛数十载,教学成绩斐然,常获县、镇教育系统表彰。 言传身教,耳濡目染。缪德良夫妇爱岗敬业的美德,也深深影响着儿子儿媳们。长子缪晓东在深圳市总工会屡获先进,次子缪晓剑作为中山日报记者多次斩获全国、省级新闻奖,儿媳们也在各自岗位发光发热。 书香润泽滋养文明花 走进缪德良的家,10500册藏书占据了大半空间。书架上泛黄的读书笔记、茶几上折角的报刊,以及每月雷打不动的300至500元购书预算,记录着这个家庭持续三十多年的“精神投资”。“儿子们从小手不释卷,孙辈们不仅常与长辈围坐共读,每人还拥有数百册藏书。”缪德良坚持“以书育人”,在他看来,读书能陶冶性情、培养文明品行,让孩子远离不良嗜好,养成向上向善的品格。在书香的浸润下,一家人爱国爱乡、守法遵礼、勤俭治家、和睦互敬,从无吵闹不和,生活恬淡其乐融融。 缪德良。(李盈子 摄) 善行如炬照亮前行路 “去找缪德良吧!”——在五华,这句话已成为贫困学子求学的希望之声。缪德良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暖心故事:一位农村女孩因贫失学,他得知后立即为其对接优质学校,并牵线企业家提供全额资助。在持续的帮助下,女孩不仅顺利读完高中,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,如今,女孩已成为深圳一名教师,正以知识反哺社会、传递爱心。二十年间,这样的信任汇聚成河,缪德良已助力300多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,他帮助过的学生遍布各行各业,许多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。“助人为乐,其乐无穷。”缪德良感慨道,“看到他们走出困境、成长成才,内心的快乐就是我最宝贵的财富。” 30多年义务讲课70场,惠及学子7900余人;赠阅书刊2.3万册、报刊18万份、歌碟4000张……缪德良从未停下公益脚步,他还将目光投向山区教育,倾力打造“五华县革命老区文学播种行动”项目,带领志愿者跋涉2350公里,足迹遍布五华六成乡镇,为1843名学生播撒文学星火。当疫情来袭,全家化身“战疫先锋”——缪德良奋笔创作30多件抗疫作品,通过乡村大喇叭响彻百村;儿子儿媳们放弃春节团圆提前返岗,投身抗疫志愿服务;长子缪晓东心系桑梓,为家乡学校捐赠口罩1500只。 “家庭文明就像一棵大树,人人尽责才能根深叶茂。”缪德良用朴素的比喻道出文明真谛:立足本职、勤恳工作,便是对家庭最实在的“滋养”。如今,年逾七旬的他义务担任五华县长布镇梅塘村文化指导员,短短数月便组织文化活动20余场;笔耕不辍记录乡邦文化,近期已完成《中国的元坑》书稿,正进行“五华牙匠之乡”题材创作。他始终以文艺力量躬身实践,持续为乡村文化振兴和“百千万工程”添砖加瓦。 文/梅州日报记者:李盈子 特约记者:曾文敏 通讯员:周汉辉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:黄炜明 审核:张英昊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“一茶一世界” 收藏资讯
- 一两陈皮一两金,四季健脾很省心
- 坚持汗蒸,你也可以活成“冻龄女神”!
- 早上起来,第一口吃什么才最健康?
- 专揽“高风险中的高风险”,网约车险吃螃蟹者的勇气何来?|新能源车险调研①
- 小暑后,这件事千万别忽略!
- 夏天最养人的7种水果,吃错反伤身!
- 经常吃苦瓜的人快看,后悔现在才知道!
-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瓶装水?水意果味水,让日常喝水充满新鲜感!
- 艾灸、刮痧、拔罐到底有什么区别?
- 体虚多病?那就艾灸吧!
- 《脖子保健指南》,正低头玩手机的你一定需要
-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:肩负“挑梁”重任,不负“特区”之名
- 端午过后,艾叶加一物,专治颈肩腰腿痛!
- 不要让爱变成等待!父亲节快乐!
- 喜欢走路锻炼的人,赶紧看看最新研究结果!
- “大美东方 彩耀世界”邹士方国风写意油画作品展亮相收藏天下艺术馆 收藏资讯
- 清心安神,安“心”度夏
- 夏季养生,如何做到“对体而养”?
- 人最怕虚,所有病都是从“虚”开始,艾灸补虚很有一套!
- 搜索
-